一、基本情况
杭州市上城区以“党建引领、文化推动”为抓手,实行生活垃圾“桶长制”分类模式,通过委任区域桶长、街域桶长、社区桶长等,明确责任范围、工作职责,构建以责任落实为核心的桶长队伍,把精细化管理标准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人,推动“三化四分”链条逐渐完善,生活垃圾总量逐年下降。全区771 个小区、1500家公共机构和企业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先后创建6个省级示范片区、84 个省级示范小区、494 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桶长制”实践案例获得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的全国“垃圾分类示范案例”。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上下联动,让责任到边到底。下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桶长制”分类模式实施意见》,以社会治理网格为基础,将党建植入管理,实现责任到人。实行党委牵头组建专班运作。各街道(部门)将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凝聚党组织核心力量,区级组建垃圾分类办,进行专班运作,街道组建3-5 人的专职员队伍,社区重点落实党组织书记“总桶长”责任,并以每300户配1名为标准成立专管员队伍。委任各级桶长明确网格责任。区域桶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监督检查。街域桶长由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推进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社区桶长由社区书记担任,依托网格管理实现垃圾分类“定时定投”全覆盖。重点推行“两只桶”责任方式,明确居民家中双色垃圾“小桶”由户主负责,小区内四色垃圾“大桶”由物业负责。
(二)系统设计、精准施策,让体系完善完备。“桶长制”按照“工作设计化、设计系统化、系统体系化”思路,形成闭合回路。构建“六大体系”。组织体系要求运作规范、专人专管,分类体系要求提升意识、全面覆盖,减量体系要求就地减量、回收利用,计量体系要求车载称重、精准计量,收费体系要求谁产谁付,多产多付,考核体系要求细化任务、执行到位。明确“十大全覆盖”。做到居民入户宣传全覆盖、双色桶入户全覆盖、分类场地全覆盖、减量达标全覆盖、计量称重全覆盖、收费制度全覆盖、分类区域全覆盖、资源利用全覆盖、分类执法全覆盖、杭州模式全覆盖。
(三)文化推动、润物无声,让宣传入脑入心。用习惯形成氛围,让氛围变成文化,用文化促进固化的文明习惯。重点把握“六大环节”。入户培训由桶长落实入户宣传,现场指导由桶长每日定时至投放点指导,源头追溯由桶长开展巡检并进行追溯,公示评比在单元楼设置实户制公开评比栏,减量回收推进就地减量和回收利用,奖惩激励对先进个人及单位进行奖励。积极创新宣传载体。依托各级桶长抓好入户宣传,区文明办依托“浙风十里”成立文明劝导队,区教育局将垃圾分类纳入“绿色必修课”,区分类办以市垃圾分类星级达人为核心,组建宣讲团,以“达人挑战赛”“分类我来讲”等方式,造声势、创氛围。
(四)设施先行、科学智慧,让管理精细精准。“桶长制”既关注设施建设的规范标准,也注重智慧管理。落实“四个一”工作标准。投放点位落实“一名桶长、一组分类桶、一块评比栏、一条宣传标语”,生活小区落实“一个集置点、一个减量点、一个特殊垃圾堆放点、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落实“斤斤计量、斤斤计缴”。创新研发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通过随车称重、精确计量,实现垃圾量实时上传,获中国智慧环卫“政府管理创新案例”,成为杭州市城市大脑重要场景。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收费理念,率先实施生活垃圾收费工作重心下移,压实街道责任。引入“研易访”智能巡检系统,实时定位小区、单位垃圾分类情况,实现数字化高效巡检全区覆盖。
(五)服务为民、宽严相济,让全民共建共享。“桶长制”既要抓服务,又要严执法。打造家门口的回收网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商促分、多网融合、共生共赢”工作原则,构建“桶长制”思路下的“清道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打通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增值服务,全区已规范建设383个网点。抓好全方位的执法长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成系统的垃圾分类主题行动,有效解决“分与不分一个样”、“分好分坏一个样”,形成垃圾分类执法常态化。
三、特色亮点
(一)以“合”为着力点,一个系统兜到底。明确桶长制实施意见、考核办法等制度机制,以“六大体系、十大全覆盖”整合分类系统形成完整闭环。
(二)以“人”为关键点,一个模式推到底。桶长制强调党建引领、文化推动,通过委任各级桶长,发挥街道、社区、行业部门党委班子“火车头”作用,让垃圾分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以“桶”为切入点,一个标准管到底。硬件上,通过设施改造建设落实“四个一”标准,软件上,管理与执法两手抓、两手硬,重点把握“六大环节”,有违必纠、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以精细化、法治化管理推动责任落实。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