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正文
“一网统管”“四景共建”“六码齐驱” 湖州市以问题为导向精进垃圾分类工作
2022年12月23日 13:14:45 来源: 省垃圾分类办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  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工 作 。2020年以来,  湖州建立了湖州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  通过数字化监管22个街道,  1284个小区,  并汇集上万家餐饮企业 、上万个智能终端设备,  实现数据 全域贯通,  共建共享,  形成了政企民一体化的联动格局,  从真正意义上重塑 、优 化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度体系与工作模式,  推动垃圾分类常治长效。

  一、垃圾分类治理存在问题

  (一)信息孤岛问题。垃圾分类作业中涉及到街道社区 、设备厂商 、运输 单位 、运营单位 、处置单位 、管理单位等多个主体单位,  各主体为了方便管理, 搭建了各类平台,  但各平台彼此独立,  数据分散于多个第三方服务公司和各个业 务部门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相对分散,  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 、监管空白 、数据分 割等问题 。

  (二)处置负荷问题。长时间以来,  生活垃圾产生量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垃圾分类点多 、线长 、面广,  在运输途中存在着恶臭 、抛洒,  垃圾桶长期占道污染环境远超垃圾处理负荷量,  垃圾处理灰色产业滋生,  乱倾倒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  简单 、粗放的回收利用方式,  让“放错地方的资源”难以利用,  存在末端处置方式能耗大 、处置能力不匹配等难题,  使得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运输、处理的单一模式越来越不能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垃圾增长问题 。

  (三)民众需求问题。目前垃圾分类民主监督途径仍存在着渠道不足 、沟通较少,  沟通不及时,  宣传未到位等问题,  公众能够监督 、反馈 、评价环境质量的方式有限,  参与环境质量改善的途径较少,  导致无法很好地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未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垃圾分类治理优化对策

  1.监管更系统。湖州市通过聚焦分类投放 、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 、分类处置四大环节 ,全市1253个小区 、394个智能投放驿站 、201辆垃圾清运车 、11座中 末端处置设施等已接入平台, 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为基础 ,归集20余 个相关平台数据并进行清洗,建立了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一张网。

  2.监管更有力。湖州通过完成与省级平台和湖州城市大脑的对接,做到共建 共享 、分级监管 、联动处置 ,通过多跨协同破解破解运输企业混收混运 、处置企 业超标排放 、市域内协同处置监管难 、违法行为取证难等痛点难点 , 以有力监督 推动有效落实 。

  3.监管更精细。通过搭建中末端企业运营监管系统 , 利用AI智能识别 、 “湖垃圈”小程序事件上报 、车载视频抓拍等手段 , 拓宽垃圾分类监督渠道 。在 日常监督考核中 ,通过智能柜投放数据 、车载称重数据 、末端地磅数据三项数据 对比 ,及时发现垃圾清运车辆是否存在跨片区作业 、沿途抛洒滴漏 、随意处置等 问题并预警 ,让垃圾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实现闭环管理 。

  (二)“四景共建”,疏通“肠梗阻”

  1.社区管理场景:通过红外识别+视频抓拍技术,对居民投放的易腐垃圾进行质量评定,当即反馈给投放人和社区管理人员,  以便于将这些“易错者”从人 海中揪出来, 重点进行教育引导 ;科学调整分类驿站开放时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来在原有的投放时间段内进行合理调整,  可在适当提早或延长时间,  比如仁皇 山金色地中海小区根据需要增加了中午投放时间段 。

  2.源头减量场景:通过易腐垃圾车车载称重系统 、视频抓拍系统 、易腐垃圾 就地处理设备等智能化设备模型,  以学校为突破口,  将200余家学校纳入模型, 通过对比师生人数 、餐厨垃圾产量 、供餐类型等,  同时逐步向医疗卫生 、行政机 关食堂 、餐饮业等领域复制推广,  在红丰农贸市场等7个农贸市场试点“竹篮 子”、“布袋子,  推广易腐垃圾就地就近处置,  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

  3.四定清运场景:生活垃圾清运按照“定时 、定点 、定车 、定线路”四定要 求实施“公交式收运”,  通过比对线路,  比对投放量与收运量等数据,  在常态化数据分析中发现跨区作业 、私自收运 、混收混运 、未避高峰作业等异常行为,目前,  中心城市共190条商业街全部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撤除垃圾桶6000余只, 分类准确率达95%以上 。

  4.回收利用场景:打造“铛铛师傅”湖州特色回收品牌,  利用闲置或低效利 用的环卫管理用房 、社区管理用房,  收编社会化站点,  建设35个“两网融合”回收站点及打包中心,  市民可查看附近再生资源服务站自主投递,  也可在线下单 预约铛铛师傅上门服务,  后台则可以通过铛铛师傅打卡签到 、数据上传等功能密 切跟踪回收情况 。

  (三)“六码齐驱”,实现“掌上通”

  1.“码上学”“码上说”:  “码上”依托指尖“云课堂”,  打造自助式 、点 单式培训模式,  上线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政策解读等课程,  让市民利用碎片化时 间就可随时随地提升垃圾分类认知度 ;  “码上说”设立随手拍功能,  融合12345服务热线 、  垃圾分类热线,  通过手机端问题收集 、线上流转派单 、进度实时查看并可进行满意度评分 。

  2.“码上约”“码上找”:“码上约”实现大件、装修垃圾一码预约 、专业清运 、全程跟踪, 有效化解居民拿不动 、扔不了的困境 ;“码上找” 搭建全市公厕 、垃圾分类驿站等环卫基础设施一张图 ,提供一键查询 、导航服务 、使用评价 、问题反馈等服务 ,为市民解决“燃眉之急”。

  3.“码上收”“码上审”:“码上收” 推行环卫有偿服务码上签约系统,规范有偿服务合同签订 、收费流程 ,极大节省操作时间 ;  “码上审” 建立公厕及垃圾分类驿站线上审批服务工作机制 ,实现申请单位信息一次填报 、材料一次上传 、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 , 同时支持审批文件在线打印 ,让市民群众办事省心省力。

  三、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成效

  (一)打破信息壁垒。在建设 、商务 、执法等10余个部门协同管理下 ,湖州垃圾分类治理将管理效能提升2倍。小区内落地垃圾包半小时内处理率则达80%以上, 热线办理效率提升了三倍,在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下 ,违法案件减 少了31%,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平台精准发现,在一线靶向解决。”

  (二)实现提质增效。目前吴兴区落地垃圾包半小时处理率已超过80%,有效地改善了餐饮浪费的问题;四定方案的执行大大减少了垃圾桶占道时间,连续保持了近四年生活垃圾总量连续负增长,碳减排成效显著。“铛铛师傅”的回收模式,打破传统的走街串巷“叫喊式”回收模式,收编原有零散回收人员为“正规军”,共建50个两网回收站点,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三)提升办事效率。随着“六码”的深入推广,部分片区每月所收到的事件总数已高达300件,事件处理率均能达到95%以上,满意率100%,整个湖州市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达到了99.44%,参与率达到99.12%,满意度达到98.67%。在业务精准度、时效性的基础上,打破了民政联通渠道单一的现状,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了“管”与“服”的双向提质。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