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通讯员 缪敏芳)方三娣是淳安县宋村村妇联主席也是垃圾分类专管员。在她的影响下,村民的分类意识得到了提升,参与热情也更加高涨。
垃圾分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想长久地形成垃圾分类的风气,就得日复一日地去坚持做好示范。宋村村是全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人多,难管,而且在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居多,经常是你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又把垃圾扔到地上了,或者是又顺手把垃圾放错了桶,每月检查月月黑榜,垃圾分类工作也陷落了僵局,为了改变落后,每天村庄的大小村道、庭前屋后或者田埂河边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每天都会不定时的到村内转一转,看一看,动一动,说一说。河道溪边是否有丢弃的垃圾,村道中是否有生活垃圾没有清扫干净,农户门口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只要看到哪里有乱扔的垃圾,她都会随手捡起放到垃圾桶内;看到农户垃圾错分,她都会走上前去指导村民进行分类;而且只要有空,她每天都会到村里的垃圾集中收集点去看一看。并且她还会不定期组织保洁员清洗擦拭垃圾桶桶身,她笑着说:“垃圾桶也向往着干净的生活。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只要能让大家满意就算再辛苦我也觉得值,村里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我会当成事业始终坚持做下去的!”
垃圾分类在实行初期遇到的阻力不小,村民也有些怨言,大家的生活习惯需要慢慢引导改变。因此她主动组织“宣传队伍”,走街串户、蹲点引导,参与乡生态办组织的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除了做好宣传工作,在一次次茶余饭后串门聊家常的过程中,把垃圾分类的方法、好处潜移默化中教给了邻居,动员更多的人“并肩作战”。因为她觉自己不仅是一名村干部,更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应当站出来以身作则,当好新时尚的“领头羊”。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