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正文
近50位知名全国金融研究者参与浙江大学的这场论坛
2022年12月21日 10:29:40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2022年12月18日,第二届全国金融研究院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由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AFR)和浙江省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浙江大学产业投资研究中心承办,长三角金融研究智库联盟支持。全国近50位知名金融研究院和金融学科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就金融热点问题和智库建设开展深入讨论,围绕深化金融智库合作交流,加强政策咨询研究,提升智库平台建设,以及促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等内容,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为创新性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次论坛在学说平台现场直播,来自政府、业界和高校师生,全国共8000多人次观看。 

1671512164005.jpg

  本届共设“金融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宏观金融”“数字金融”“资本市场”“公司和家庭金融”和“绿色金融”6大主题,共10个论坛。

  新产品贡献率占了整个经济贡献率最大比重,今后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高新技术产业。”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金雪军以“新金融与人才培养”做了分享:金雪军教授首先从传统金融理论、金融发展实践和信息技术变化三个维度重新对“新金融”进行界定。他指出,新金融具有应用性、交叉性、包容性、动态性、数字性特点。在谈到对新金融人才培养的看法时,他提出,一是要体现金融、技术和产业三大支柱;二是在基础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基础以外,要有一点历史的维度;三是要有基金、实训基地的支撑。

  “如果我们真正进入现代化强国的话,也需要变成一个金融的强国。”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教授以“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做了分享。宋敏教授认为实体和金融像是一个车里的两个“轮子”,只强调实体经济却没有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这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我国未来的金融发展,宋敏教授提出了要发展创新金融、开放金融、协调金融、绿色金融、共享金融五个方面。同时,宋敏教授梳理了大国开放的金融体系和安全的关系,他提出通过金融的手段去帮助国家减少安全威胁的观点和手段。

  清华大学经管副院长何平教授认为,二十大报告中对金融体系支持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从顶层设计思考金融体系的核心特征,并从市场、资本、盈利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体系的特征。他表示,相较于很多人觉得“数字技术会打破垄断、形成更多竞争”而言,数字技术为垄断可能提供更高效的运营工具。我们更应该思考“生产资本归谁所有?流通资本的垄断性如何打破?政府在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三个问题。解决资本的所有权问题可能会淡化资本与劳动的对立问题,数字技术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而政府干预机制是整个制度体系的重要环节。

  此外,会议还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何落地”“金融安全研究”“大国博弈与金融安全”“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能否破解农村信贷服务的“不可能三角”?”“数字金融监管与数据开放共享”“中国金融体系的若干重要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结构的转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演进”“转型背景下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领导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基于社会责任承担的分析”“推动气候金融理论发展的思考”“碳中和承诺如何影响企业绿色转型:全球视角与中国实践”等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全国金融研究院院长论坛”作为系列品牌会议每年在浙江大学举办通过邀请国内各大金融研究院及金融院系负责人进行研讨和持续积累,携手共同搭建金融研究交流平台,为政企学研多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前沿研究方向,不断推动学术研究、行业分析和政策探讨相互融合发展,提升金融研究的学术水平、智库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促进金融智库研究、金融人才培养、金融学科建设和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