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7日日讯(通讯员 邵浙平)13年前,家住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和家园南社区的导游楚颖,因为一次旅行,在心里种下了公益帮扶的种子。此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杭州,与原始淳朴偏居西南的黔东南,因这场持续13年的帮扶行动,紧密联结。从一个人孤军奋战,到众人拾柴,再到国之大计,楚颖的公益扶贫事业正跨越山河,结满硕果。
十年蓄力,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因为热爱乡村文化,几经辗转,楚颖来到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黄岗侗寨村。这里淳朴善良的民风与古朴多姿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她,然而隐藏在表象下的,却是久积沉疴的贫困。
“我一直认为,经济的落后在于人才的缺失。”当时,楚颖资助了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的两个贫困高中生家庭,其中一人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
楚颖的热心肠被身边热爱公益的朋友看见,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走到了一起。楚颖和小伙伴们发起策划了《重走上学路》《去远方学手艺》两个公益计划,前者以旅游扶贫、贫困家庭援助、低龄段儿童支教为主,后者则主要针对当地的苗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蜡染技艺等非遗文化的保护。2018年-2022年,纸飞机与杭州第九世界公益俱乐部联合,共同将这两个项目升级为两地孩子的互助项目。
现在,楚颖的团队“纸飞机成长计划工作室”已有10多个稳定成员。他们每年都会关注黄岗侗寨村的变化和村民们的需求,并联合其他公益组织,发起不同的公益活动。
“2022年春节前夕,黔东南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纸飞机团队发起的《黄岗冬衣计划》,参与人数超过800人,联动杭州五大区域,为黄岗侗寨、岜扒侗寨两个村寨近400个家庭送去了1091件温暖冬衣。”最终,确定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两到三件冬衣,楚颖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
志智双扶,从物质帮扶到构建和谐生态
“我很害怕好心办坏事,所以我们的帮扶最为注重的是公益中生态的搭建。不希望他们自尊心收到伤害。”所以,在《重走上学路》帮扶项目进行的时候,楚颖还特意邀请了一名少儿心理老师同行,严格把控每一个活动环节,随时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动态,在“给予”和“接受”之间找到平衡点。
“有一次,杭州城的孩子跟当地的孩子一起踢球,杭州的孩子发现当地有一个小朋友的鞋很破,他问能不能自己帮这个小朋友买双新鞋,我说当然可以啊。”其实,这也是楚颖在做公益时候最注重地方——真实需求。每策划一个公益项目之前,楚颖都要亲自去当地走走看看,希望能够摸清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最大程度发挥其内生动力。
复制裂变,从一个村寨到帮扶到多个村寨
目前,“纸飞机”团队还吸纳了当地很多志愿者,乡村小学的教师们与非遗文化传承人都与楚颖团队保持着紧密联系。远在杭州的团队每年都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定期回访。有了当地人的加入,“纸飞机”团队的帮扶在人力物力上节约了不少成本。
接下来,楚颖还将联合更多的公益机构与公益组织,来扩大帮扶项目的覆盖范围。“很多公益组织原本在西部地区就建有学校,我们试着将《重走上学路》的模式复制到中西部的其他地方去,让更多村寨获得这种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的机会。”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