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留美幼童为何要出国?”“20世纪初的孩子们是怎样在战火烽烟中艰苦求学的?”……24日,由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在杭州举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同学们开讲“科学第一课”。全省6500多所中小学校(含职高)设立视频直播课堂,共有500多万名师生参与。
课一开始,施一公就讲起了不同时代里两群孩子的故事。“1872年,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孩子,坐了33个昼夜的渡轮,到大洋彼岸留学。学成后,他们应召回国,进入科技、商业、政治等各个领域,帮助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又有一批孩子在战火烽烟中艰苦求学,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成就惊天伟业。”施一公启发现场和线上的孩子们:如今的少年要怎么做才能像故事里的这两群孩子一样成长起来,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随后,施一公深入浅出讲解自己所研究和从事的专业——结构生物学。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为中小学生播下一颗对科学热爱和探索的种子。这节课的最后,施一公还留出时间与同学们互动。他更是用了近5分钟时间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如何爱上跑步,跑步又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哪些改变。
“我选考科目中就包含了生物,听施校长讲结构生物学,我特别热血沸腾,也坚定了自己要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信念。”杭州学军中学高二男生小潘说。另一名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初三男生小占则对施校长关于坚持跑马拉松的回答印象尤为深刻,“我自己平时就喜欢运动,但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通过运动促进学习,这堂课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给很多学生上过课,但这还是我第一次给500多万名师生上课。为此,我花了不少时间备课,上台前特意练了两遍。”施一公告诉记者,他希望孩子们在听完课后能真正对科学产生兴趣,并坚持下去。
据悉,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旨在通过邀请著名科学家(包括其他领域专家学者)走进中小学校课堂,让广大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熏陶,全力打造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大课堂、科普大讲堂、育人金名片,并积极向社会辐射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
接下来,该课程的授课频次为“一月一课”,通过“视频在线直播 师生互动问答”方式,实现全省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并将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与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班团课和课后服务课程深度融合。此外,所有科学家的授课视频资料,会作为公益教育资源,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专栏,面向全国全社会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