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正文
吹响进军“智能化”号角 华为赋能高端智能汽车品牌AITO
2022年03月31日 15:02:0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3月31日讯 去年年底,增程式电动车迎来一位重磅选手——AITO问界M5,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高端新能源汽车,AITO问界M5自上市以来就话题不断。

  据了解,目前AITO的首款车型问界M5已正式上市,新车目前共推出4款配置版本。作为AITO旗下首款新能源车型,问界M5凭借HarmonyOS智能座舱、高规格的底盘等亮点,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那么,AITO问界M5到底是谁,它的产品实力如何,和华为又有什么关系?

  智能汽车时代领路人

  华为赋能AITO问界M5

  AITO问界M5来源于纯电驱增程平台,融合了赛力斯在纯电驱增程技术领域以及华为在ICT、智慧出行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据了解,AITO之所以为AITO,原因在于其以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为使命,把智能带给汽车,让汽车更智慧。 智慧,是AITO品牌的最显著标签,在华为赋能下,AITO致力于融合华为在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系统软件和鸿蒙生态等优势,成为智慧汽车时代的引领者。

image.png

  实际上,AITO问界M5从去年发布之前就备受市场关注。而在去年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当天,AITO问界M5也因华为的深度赋能而被广泛讨论。“华为聚焦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以三十多年的ICT技术、领先的智慧出行体验赋能汽车行业,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汽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在发布会上,余承东这样表示,“AITO问界M5作为华为持续创新与专业实力的最新见证,将会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而伴随着问界M5的陆续交付,华为在出行领域打通鸿蒙生态赋能的第一款产品也开始正式走进了消费者生活。

  HarmonyOS智能座舱加持

  华为技术赋能让问界M5充满智能

  为了给汽车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华为秉承着产业赋能者的定位,依靠30多年在ICT领域智能技术的积累,全面参与到AITO的功能定义、ID设计、质量管控以及技术开发等全价值链层面,使AITO旗下产品成为面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全面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全新智能终端。

image.png

  HarmonyOS智能座舱便是华为技术赋能后的亮点之一,华为将HarmonyOS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注入车内,带来便捷、流畅、安全可靠的车机交互体验。华为通过革命性的分布式技术,在系统层级将多个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打破了设备间的壁垒,将车机融入到华为生态中,真正实现了设备间的能力互助,资源共享。

  拥有独立生态的HarmonyOS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生态,包括地图、华为音乐、华为视频、酷狗、喜马拉雅、口袋故事、优酷、雷石等。在开放的鸿蒙生态下,未来还将持续带来更多应用。除此以外,AITO问界M5提供的智能语音助手小艺,也首次采用华为自研端云协同架构,实现语音助手连续对话、可见可说等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流畅、快速、准确的语音交互体验。据悉,每台问界M5都可以绑定5个华为帐号,足够全家人使用。上车人脸识别之后,车内所有设置将记忆个人喜好并自动恢复、完成调节。而通过同一华为帐号,人-车-家可以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

  助力AITO品牌卖好车

  华为渠道赋能触达更多用户

  AITO作为一个全新品牌大家听起来或许会感到陌生,但它却并非是人们印象里的“造车新势力”。它的背后是在汽车行业征战多年的赛力斯,以及在智能智造领域几乎无人不知的华为。

  显然,除了技术的赋能,华为也在为了卖好车而努力。据悉,华为通过渠道赋能,将AITO品牌车型放在自己的线下门店展示销售。截至目前,AITO的终端渠道已经包括500余家体验中心、150家用户中心的销售和服务网点。今年还将累计实现1000家体验中心以及约300家用户中心的入驻。

image.png

  这种业内首创的渠道模式,让AITO的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触达更多用户,并通过华为的销售运营经验迅速提升销量。

  而除了借助华为已有的终端零售门店,最大程度地铺开各大城市的看车、售车渠道外,赛力斯还会协助AITO在2022年底前建成28家旗舰店、1200家体验店和292家用户中心,实现百城千店全国覆盖。

  小结:

  坚持不造车的华为,通过技术赋能的形式,让AITO品牌拥有智慧的用车体验和卓越的品质;通过渠道赋能的形式,帮助AITO品牌触达更多用户以实现销量和口碑的双提升。可以说,AITO是华为在汽车领域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在出行领域的最佳选择。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我们相信,在华为的持续赋能下,AITO品牌将开创一个新的智能化时代。

标签: 责任编辑: 林辰辰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本文为形象展示内容。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media/qiche/202203/W020220331535275533248.png